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宋寒松一行,前往江西、福建两省就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调研。调研组深入走访了江西井冈山、赣南、瑞金和福建长汀、上杭、连城、泉州、厦门等地的红色遗迹、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了解当地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鲜活做法,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形成了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城乡历史文化的广泛共识。
“党的领导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政治保障”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发展全周期,贯穿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涵盖文旅、文物、财政、司法等多个部门的职责。
调研组在两省调研中发现,在协调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经常面临涉及利益多、协调难度大等问题。调研组与地方同志深入交流,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随着工作推进的深入,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政治保障,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本途径;工作难度越大,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争取和依靠党的领导。在泉州市调研时,调研组建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动向泉州市党委提出工作建议,推动形成由党委领导、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协同配合、人民群众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在井冈山市调研时,建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动将本地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决策部署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写出专题报告,报党委书记阅批,提请党委进行专门研究,作出指示批示,推动贯彻落实。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积极响应,表示将认真探索实践,坚定依靠党的领导不断开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新局面。
“今后,要形成专题年度报告制度,一年一报告、年年要报告,全面梳理分析本地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研究提出进一步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思路、政策举措和具体任务。只要有耐心和恒心,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见到工作成效。”宋寒松强调。
在与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同志交换意见时,他说,要加强政治监督,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对发现和发生的那些争抢权力不干事、看到问题装眼瞎、遇到事情躲着走、发生事故推责任的行为,属于本系统的直接纠治,属于相关部门的要及时报告党委、纪委,总之要立即制止、坚决查处、严肃问责。
“历史文化保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调研组在瑞金市廖屋坪—上湖洞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时看到,该街区保护修缮工作与城市更新行动紧密结合,以群众满意为基本工作目标,从不搞大拆大建,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和要求,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拥护。
“要重视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利用,要以文化人、以文养人,不能只顾以文赚钱,搞过度开发。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不能单方面强调保护而不顾经济发展,也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历史文化。我们应该坚持系统思维,统筹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宋寒松说,“所有保护都是为人保护的,就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瑞金有叶坪旧址群、红井旧址群、大礼堂旧址群、中革军委旧址群、云石山旧址群等120余处红色遗址,在保护红色历史遗迹方面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形成了红色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特色。调研组认为,瑞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圣地,记录着党执政的最初探索,同时肩负着保护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重大使命,为此建议瑞金总结好相关经验做法,提交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全国推介,供大家学习借鉴。
泉州市花巷微改造项目重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调研组的一致认可。“泉州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成果完美体现了泉州这座城市的守正文化、包容文化、开放文化、创新文化、统一文化。”
随着城市变迁,泉州这座千年古城出现了基础设施不完善、市政管网老化、建筑风貌破旧、容易出现积涝等问题。对此,泉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相关批示指示精神,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出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的古城活态保护理念,对花巷等街巷实施微改造,让古城焕发新活力。改造过程中,大量使用传统材料、采用传统工艺,最大限度展示了项目的历史风貌及丰富的文化元素;依靠国企水务集团投资,推进地下管沟建设,实施管线入地,将地下管网产权划给水务集团,调动企业积极性,拓宽社会融资渠道,解决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难题。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下足“绣花”功夫,创新了近50种不扰民措施,设置便民通道、便民台阶,采用切割吸音房等“神器”,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花巷街巷改造,在技术工艺、资金支持、亲民施工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对全国其他地方老街区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你们要把经验做法总结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帮你们推广。”宋寒松主动提议,泉州市欣然应允。
“只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才能留住历史记忆”
在赣州市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走访时,调研组来到了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这是一个民间组织,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文化遗产的爱好者组建而成。他们定期举办讲学活动,每一期在线听众可达二三十万人。
“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在宋城文化研究、传播展示以及讲好赣州故事、传播赣州声音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调研组认为,像这样的文化研究院,不仅是老百姓感受历史文化的地方,也应当是干部群众接受历史文化教育、提高历史意识的地方。建议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党委提出报告,将文化研究院做成干部历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来此实地参观,切身感受历史文化,提高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强化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历史文化融入于满城的烟火气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长汀市,作为保护、传承、发展客家传统技艺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客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以“记忆、传承、发展、欢乐”为宗旨,汇聚客家长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木工行业的精华,以人性化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中的展览展示、科普教育、教学研习、名匠引领、同行交流、师徒结对、多元化的体验娱乐项目和全年不间断的非遗文化活动等,呈现多姿多彩的客家传统文化盛宴。
“这是一个具有传承意义的典型案例,尤其是老师傅带小徒弟传承传统木工技艺的做法,特别值得推广。”调研组认为,这不仅可以改变客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濒临灭绝的状况,还能更好传承和发展长汀客家历史文脉。
在多地调研中,大家谈到的一个共同话题就是缺少传统工匠的问题。长汀的中国客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提供了培养传统工匠的有效途径,调研组建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加大帮助扶持力度,积极宣传推广。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中国客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的实践,让大家达成一个共识:文化具有很强的历史惯性,是一个缓慢养成的过程,做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光靠政府大包大揽、下命令、搞“一刀切”是行不通的,老百姓也不会接受,必须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社会的积极性。比如在乡村,就要尊重乡村的文化传统,要有意识地把堪舆师组织起来,积极引导,加强培训,让他们在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样也可以避免规划雷同、千村一面的问题。
“只有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这项工作,才能留住历史记忆,才能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历史文化遗产,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落实到人、物、生活之中。”宋寒松感慨地说。
- 上一篇:防汛抢险来不得丝毫松懈
- 下一篇:情满意浓!湖南水利企业捐款132万元助力乡村振兴